上海证券报报道:广州控股 打造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
发布人:admin发布时间:2004-01-15 00:00:00
    □上海证券报 吴海峰  2004-1-15
 
    作为一只目前市盈率仅有20倍左右,而且多年业绩优良的电力蓝筹股,广州控股当选本报和招商证券组织评选的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也许并不意外,但和投资者一样,我们更想了解的则是这家公司的独特之处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广州控股董事长杨丹地。
    关键是要找准定位
    2003年可以说是广州控股进行大调整的一年。公司下属三家全资子公司分别更名为广州发展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发展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这正好对应了公司的三大业务——电力、基础设施和物流。同时,公司总部也相应设立了电力、物流和基础设施三大事业部。
    杨丹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围绕公司新的战略发展定位而展开的,“经过几年的探索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我们目前已经基本确立了自身的定位———成为面向珠三角的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杨丹地特别强调,“未来我们所面对的市场是整个珠三角,而不是一个广州市。”从九游会官网平台来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的业务范围来看,广州控股目前已经渗透到能源、基础设施、物流等多个产业,给人一种主营业务不太鲜明的印象,但是,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产业却可以归结为三个字:电、煤、油。“这正是我们提出的‘综合能源’的概念。”杨丹地说。
    1997年上市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电力,而经过6年多的发展,广州控股在经营模式上已经完全转型为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并形成了包括电厂、油库、油码头、煤炭燃料在内的完善的能源供应和经营体系。目前煤炭经营的收入已经占到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5%左右,随着明年油库和油码头的投入运营,电、煤、油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将初步形成。
    电力长期看好
    去年以来全国性的缺电引发了新一轮电力投资高潮,广州控股也不例外。公司2003年度增发方案中的所有拟募集资金10.24亿元将全部投入电力行业。这些项目全部已经在建,建成投产后,公司权益装机容量将增加到200万千瓦,是目前的2倍。由于这些新增装机容量将集中在2006年、2007年正式投入运营,投资者普遍担心届时全国电力市场将趋于饱和,而且,西电东送进程的加快也将对珠三角地区电力供应局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此,杨丹地却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电力行业边际投资收益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电力行业依然是值得长期看好。
    首先,珠三角作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也必将伴随着对电力的大量需求。其次,广州控股位于珠三角地区电力负荷中心的独特地缘优势,将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另外,广州控股较低的发电成本优势也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因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州控股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发电成本,一方面,通过增加发电量,使分摊到每度电的固定成本得以显著降低;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降低了单位电量的可变成本,仅此一项就使其每度电的成本降低了近0.01元。业内人士测算,广州控股的单位发电煤耗不超过330克/度,大大低于同类发电机组380克/度的煤耗。
    煤炭经营大有可为
    说到单位发电煤耗,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广州控股的煤炭供应和经营体系,正是充足和优质的煤炭供应,保证了公司发电成本得以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
    与其他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广州控股的煤炭供应不是通过控股股东,而是由下属的燃料公司统一提供。在去年全国煤炭最紧张的时候,广州控股不仅能够保证自身发电的需要,而且通过精心策划建立起来的市场销售网络向广东省市场供应了大量的煤炭,大大缓解了煤炭的紧张局面。
    杨丹地认为,广州控股目前在煤炭资源组织和市场销售网络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广州控股属下专业的煤炭经营公司与各地的煤炭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在当前煤炭紧缺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比较充足的供应,这一优势还体现在运输能力上,通过在主要港口设立办事处,保证公司不仅能够买得到煤,还能将煤运到广东,而且到岸价格最低。其次,专业的煤炭经营公司拥有更好的市场应变能力,能够抓住市场的每一点细小变化,获取最大的效益。
    对于公司未来的煤炭经营,杨丹地有着明确的目标:力争在2006—2007年市场煤的销售量达到1000万吨,成为广东市场的龙头老大。
    油品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2000年的配股项目,广州控股的油品经营梦已经做了4年,不过随着今年3月之前第一船油的到岸,这一梦想将变成现实。
    谈到公司的油品项目,杨丹地说:“目前,中国原油的需求有1/3需要进口,而广东省的燃料油消耗量更是占到全国的1/3以上。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省的油品需求未来还将大幅上升。”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珠三角地区油品经营的巨大潜力。
    杨丹地对公司油品项目的信心,不仅因为该项目是与国际石油巨头bp合作的,而且还来自对公司管理水平的充分肯定。“这一项目从设计、规划到实施可以说全部是我们自己完成的,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最高的标准来建设的,当时我们并没有考虑与谁合资。”杨丹地指出,正是当初的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目前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的合作伙伴bp公司的认可和称道。“bp对我们的油品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严格评价,其结果是,不仅双方顺利达成合作协议,而且,我们还获得了2000多万的股权转让收益。”杨丹地说,通过合作,广州控股可以充分利用bp公司遍布全球的采购系统以及优秀的管理能力,使油品项目有着更高的起点,在未来的竞争中享有更显著的优势。
网站地图